白水镇:党旗飘扬火电一线,党员先锋护航项目攻坚
2025-06-27 21:44:1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刘晓元 | 作者:何畅 李曼婷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58
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李曼婷)夏日的白水江畔,陕煤汨罗火电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。这座承载能源保障重任的省级重大项目,在落地白水镇越江村、三星村的土地上,正以惊人的速度拔节生长。

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,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,一群佩戴党徽的身影格外耀眼。来自白水镇的基层党员,正以实际行动擦亮先锋底色,既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持,又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,成为项目建设中的“红色力量”。

红星闪耀在泥泞的路口

项目施工全面铺开,重型工程车日夜穿梭,崭新的乡道转眼布满厚重的泥浆,既影响了村容整洁,更埋下摩托车滑倒的安全隐患。“这路走起来揪心!”眼看群众不满情绪在滋生,三星村党总支迅速行动,在关键路口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。

年近七旬的老党员、老村支书马德林,身影出现在了值守队伍中。令人动容的是,他不满足于简单的秩序维护,而是默默承担起最苦最累的任务——冲洗过路工程车辆的轮胎和底盘。

迎着漫天扬尘,顶着烈日高温,马德林紧握水枪的身影从未缺席。强劲的水柱在泥泞的车辙间冲刷开洁净的道路,也冲走了乡亲们心头的阴霾。“能为大项目出力,为乡邻解忧,我这老党员心里踏实!”泥水溅湿了裤腿,却映照出党员初心最纯粹的光芒。

党员们在三星村进行火电项目路段路面清扫活动

红声传递到安全的港湾

“项目车多路窄,千万小心!”随着项目推进,大量运输车辆涌入,区域交通压力陡增,特别是对于习惯在乡村道路上自由骑行的村民,摩托车安全问题凸显。此时,三星村与越江村的党员们再次闻令而动。在村党总支的号召下,一支由村组党员组成的“安全劝导队”迅速集结。

他们挨家挨户叩门宣传,走进田间地头讲解:“工程车转弯有盲区,咱可要离远点!”“骑摩托头盔是护身符,戴上再出门!”“开车慢一点,让家人多一分安心!”党员周同、张宗等耐心细致的提醒不绝于耳。他们化身安全理念的“播种机”,将文明交通的种子撒向村民心中。

在党员们持续不断的努力下,“路上车辆慢点开、摩托车戴盔行”逐渐成了村民的自觉习惯,为项目建设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。

红心铺展在畅通的坦途

项目推进,畅通是金。保障施工物资和人员高效通行,成为项目的“硬需求”。盛夏时节,道路两侧的杂草疯狂生长,不仅影响美观,更可能侵占有效路面。越江村的党员同志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。无需动员,一场“除草护路保畅通”的义务劳动悄然展开。

党员们自发拿起镰刀、锄头,顶着酷暑高温,在项目通勤路段及周边挥汗如雨。汗水浸透了红色马甲,锋利的草叶划伤了手臂,却没有一人叫苦退缩。“路通了,工程才顺,建设才快!”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共同的心声。

他们用布满厚茧的双手,割掉的是阻碍,打通的是民心之路、发展之路。一条条被精心清理过的道路,宛如铺向未来的红色地毯,默默诉说着党员的担当。

党员们在火电项目路段进行路边杂草清理

白水镇广大党员在火电项目征途上的生动实践,正是党旗在重大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的缩影。

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,他们是主动服务的“行动派”,老党员马德林俯身泥水的背影,让党员的奉献精神具体可感;他们是矛盾化解的“稳定器”,党员劝导队走村入户的话语,消弭了潜在风险,凝聚了理解支持;他们是环境保障的“勤务兵”,道路旁除草的身影,诠释了事无巨细的实干。

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,党员不仅是攻坚克难的先锋队,更是连接项目与群众的黏合剂、服务发展的安全阀。

一审:徐   娟

二审:刘晓元

三审:张   为

责编:刘晓元
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专题
精选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